文化建设

23
01月
2025

从“草”到“木”再成“林”四川法院文化建设为啥这么牛

发布者:小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诉讼纷争,矛盾交织★。突出的人案矛盾让干警们身心俱疲。省高院党组提出“文化建设实质化”,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干警寻找到内心的热爱★,唤醒心灵的甘泉,从而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审判执行工作中。文化建设需要一个载体,叫什么名字呢★?

  四川法院“浅草★”文化品牌矩阵包括“浅草”文学社、“浅草”菁研社、“浅草★”文化讲堂★、★“浅草★”系列书屋★、★“浅草”合唱团。

  四川法院“浅草”文学社活动特别强调廉洁教育★。今年6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老师牟歆带领大家溯流而上★,走进古籍探寻端午文化起源★。他从端午节的起源讲到屈原的生平★,从《离骚》的题解讲到香草美人的比喻,带领社员们感受屈原的清远与气节★。7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带领大家进入周敦颐的爱莲境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干警们聆听讲座★,观赏莲花,感受莲花清正、高洁★、坚贞等美好品质。

  ★“浅草”二字取自白居易诗作《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寓意世界纷繁复杂、光怪陆离,作为人民法官,一定要坚守司法为民初心★,不为浮云遮眼,不被世俗蒙心,坚守心中的净土,保持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成为缤纷世界中一抹永恒的春色★。

  四川省博物院首席专家★、书法家魏学峰说:★“有了诗意相伴★,我们的生活也会有更多追求★。★‘离开了艺术,生命是不会开花的’★,巴金先生曾给我题写的这句话鼓励我奋斗一生,与各位共勉。★”

  法官温玉霞说:★“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浅草★’文化活动中,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价值和方向★。我在办案中能够更多地体味作为法官的责任和使命,激励我更加认真办好每一起案件、更加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这代表了无数干警的心声★。他们也许在办理案件中心力交瘁,在复杂的法律条文中反复推敲,但在“浅草”这里能够获得力量与滋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将音乐置于和谐天下★、教化人心的重要位置。《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近年来,四川法院聚集了一批爱好音乐的干警★,他们作词、作曲、演唱,振奋精神★、增强士气,提高凝聚力。《人民法官》《正义雪莲》《浅草》《绽放》《濂溪》《我愿》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四川法院传唱★。

  2023年秋天,四川法院★“浅草”文学社社员们来到草堂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红为大家讲解杜甫的《秋兴八首》。王红感慨道★:“法官为民与杜甫心系苍生有相通之处,人人皆可为圣贤,杜甫为诗圣★,法官也可以做最优秀的裁判者。”干警罗璇说:★“走进草堂,感受杜甫,他‘穷年忧黎元’的仁者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让我深深折服。”

  四川法院★“浅草”文学社鼓励干警创作表达★,“写文章★”。《四川审判》开辟★“浅草”文学栏目,开设“原上草”★“寸草心”“芳草萋萋”“涧边幽草”“疾风劲草”等版块★,刊发干警的优秀文艺作品。“浅草”文学社成立后,每两月推出一期★“浅草”文集,设置“美丽中国”“流金岁月★”“故乡烟雨”“季节畅想”等栏目★,体量更大,承载更多,采编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及绘画、摄影等作品★,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乐山中院干警杨雅惠全程观看了活动后说:★“场景太震撼了,我们都受到了心灵的洗礼。作为一名法官,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同一天,省高院举行首届全省法院文化品牌评展活动★。活动展厅内★,以“浅草”文化品牌为中心,全省22个中院展出了各自的子品牌。全省各地法院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法治文化与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紧密融合★,创设了“正义雪莲”“淬芸”“浩然东坡”等系列文化品牌,以形象的图案、通俗的语言★,讲好法治故事,传递法治精神,更好地服务群众★。

  2020年11月★,省高院在微信公众号上向全省法院干警公开征集文化载体名称,★“浅草”以高票当选。

  知名法律学者李广宇说:“我们学习文学★,不仅在于学习遣词造句的本领,更为了以书为鉴,培育情感情怀,养吾浩然之气。★”

  今年10月18日,省高院组织开展第二届“智慧之星”评选活动,23名优秀青年法官登上舞台诠释“法官的智慧★”★,生动展示了四川法院“三高六质★”法官形象。获得“智慧之星★”荣誉的法官许静说:★“我将以此为起点,珍惜荣誉★,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为民解忧。”

  干警们系统学习,从韩非子到苏东坡★,从狄仁杰到包拯★,从★“民为邦本”到★“坚持人民至上”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基因,传承培根立心、执法如山、崇尚和谐、谦和礼让★、敦诚守信等传统法律价值观念★。

  四川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多元的地域文化禀赋和厚重的司法文化传统★。近两年★,省高院“浅草”文学社、★“浅草”菁研社不断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红色法治文化的途径和办法,举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主题演讲★、征文活动★,组织干警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内在精神、表现形式。

  谁说法官在孤寂中享受人生?法官在创作中享受人生。通过“写文章”,梳理思路,整理心绪,留下审判的印迹。不仅★“写文章”,还制作微电影★、微视频★、动漫★,创作绘画★、音乐,干警们把热爱奉献给了审判★,把激情记录在文字和图案里★。

  干警杨梅在征文中写道:“《史记》记载召公巡视乡邑,于甘棠树下★‘决狱政事★’★,辖区民众和谐。革命根据地时期形成的不拘一格、程序简化、就地审判、携案下乡的著名马锡五审判方式,就是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

  ★“浅草”Logo中心图案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艸”字变形而来,像三株小草手牵手,寓意法院人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又像三把宝剑,打击犯罪★,守护公正。图案主体为绿色,既是草的颜色★,也是法院人充满朝气的象征★。

  2023年,省高院组织开展★“深挖红色基因★”演讲比赛★、征文、座谈活动,唤醒红色记忆。干警李玲在征文中写道,苏维埃革命法庭在工作中提出的★“巡回审判、就地调解★、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枫桥式★”人民法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以文化的力量团结★、滋养干警★,是四川法院创建“浅草”系列文化品牌的初衷和目标★。省高院在《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具体举措。

  12月6日★,大雪节气,省高院举行第5期★“浅草★”文化讲堂★。武汉大学教授江柏安以“音乐审美与修养★”为主题,带领大家进入音乐的圣殿。现场气氛热烈,干警互动积极★。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艺术总监、一级演员董凡坦言★:“艺术是会感染人的,法律工作者接近文学、接近艺术,一定会给工作带来很大的益处。★”

  “写稿的过程★,是我与自己的一场对话。”干警小严说★,“我把办案的心得记下来,内心充满自怡,这才是最终的结案★。”

  这是四川法院“浅草”文化品牌矩阵的一员——“浅草”合唱团,此外,还有“浅草★”文学社★、“浅草”菁研社、“浅草”文化讲堂★、★“浅草”系列书屋。经过几年的努力,“浅草”渐渐长成了“木”,汇聚成★“林”★,为四川法院人营造了一个诗意的空间。

  干警黄晶说:“在四川法院,我们能感受到关心关爱的氛围★,触摸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倾听到内心奋斗的声音,体会到审判的庄严与荣光★。★”

  除了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之外,全省各地法院还积极建设文化家园★,截至目前,已建成法院历史传承中心、阅读中心★、文创中心和文化普及中心476个★;在公共区域基础建设中融入法治文化元素,打造法治教育基地和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法治会客厅★、法治教育馆★、法院文化博物馆★、廉政教育馆、青少年普法中心等法治文化基地118个。

  近年来,四川法院干警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文艺作品,宣传片《温度》★、微电影《小心!有诈》《守望扎溪卡》等多部作品在平安中国“三微★”、最高人民法院“金法槌★”等活动中获奖。

  文章★,在中国文化里有着神圣的含义。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抱负与追求★。

  著名作家阿来表示:“司法需要温度★,‘法★’应与更温暖的人文精神相融合,而文学刚好可以起到滋润温暖的作用。”

  三千年诗韵★,五千年文化★,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与骄傲。从屈原到杜甫★,从都江堰到三星堆★,依托“浅草”文学社和文化讲堂,四川法院干警在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一路高歌,乐此不疲。

  今年9月29日★,省高院举办以★“传承中华文化★,共谱盛世华章”为主题的四川法院文化建设成果展演暨第五届荣誉授予日活动,对全省法院文化建设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活动以节目的形式★,生动展示了干警们对祖国、对党的热爱之情,展示了调解文化、审判执行文化、廉洁文化★、干警的精神文化建设成果,展现了干警的信念与担当★。同时,对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干警进行了颁奖,以增强法官的职业尊荣感★。

  2023年3月★,★“浅草”文学社成立★,随即组织了一场大咖级的“头脑风暴★”。

  如今,★“浅草”已经成为四川法院人文化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诗经》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省高院将继续探索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路径,期待一棵棵★“浅草”长成一株株参天大树。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在文化的浸润下★,四川法院人胸怀天下★,坚守法治初心,坚持以“川法特色、全省权威、全国领先”为目标,坚持公正司法、为民司法。今年1月至11月,全省法院受理各类案件 174.63 万件,审、执结146.56万件,审判质效整体向好发展。

  同年举办的“浅草★”文化讲堂上,四川省博物院首席专家、书法家魏学峰以“三星堆”探秘为题,带领干警们穿越千年,探寻青铜大立人、黄金面具下古蜀文明的秘密★。干警王玥表示,法律人探求案件的真相★,与考古人探求文物的历史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运用历史的思维★,创造性地破解其中的密码。